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[空间]_分卷阅读246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246 (第2/3页)

”而内陆则是方向盘在左,靠右行驶。

“为什么是反的?”孙齐圣这么一说,陶小霜再看街道就觉得有些别扭了。

“这是跟英国学的。”阿德发有些神秘兮兮的道:“这里好多的东西都是按着英国人的规矩办事。”

“比如说?”

年轻的渔民阿贵接话道:“比如买东西称重,这里是用磅不用斤的。”通过交谈,陶小霜已经知道他的名字叫王贵,是阿发的堂弟。

阿发则道:“就是有些东西用斤两称,也不是10两1斤的那种,而是16两1斤,1斤重……”想不起来,他转头问阿贵,“1斤是多少克?”

读到中四才回家帮忙的阿贵是王家渔船上的账房先生,他想也没想就道:“604克。”

这里居然不用市斤记重,陶小霜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事和内陆不一样了,她想了想,和孙齐圣咬耳朵:“等会下了车,我们不止要买地图,还要买些报纸和刊物。”

孙齐圣扫了眼车上坐着的其他4个渔民,他们一直在用两人听不懂的本地话互相说话,阿发和阿贵说这4个人都听不懂普通话,“我们还得学一下……粤语。”孙齐圣想起阿发曾问他会不会粤语,所以这香港的本地话就叫粤语吧。

“粤?”陶小霜想了想,“广东的简称就是粤,那这粤语也就是广东话啦。”难怪听来和海坤叔的口音十分类似。

一旁的阿贵听了她这话,心里有些惊讶,接着他又想起前面孙齐圣发觉车辆驾驶位的变动的事,他不禁感觉这两人和别的偷渡者不一样,聪明很多,也镇定很多,不过想到两人都是上海人,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,但阿贵也知道上海是对岸数一数二的大城市——香港岛上也有不少49年以后跑来的老上海。

“……真想去上海看看”,阿贵自语道。

……

下了大货车,和阿发还有阿贵道别后,为防万一,陶小霜和孙齐圣赶紧穿过了界限街。抵垒后,他们才站在街边左右张望起来。然后他们看到3个阿发说的阿sir站在街对面抽烟,旁边有一个类似阿贵说的社团的人被拷在电线杆上。

陶小霜道:“看来还不算太糟。”警察还会抓坏人,那世道就乱不到哪里去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