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8 (第3/3页)
字样的暖帘布,蒸腾而上的雾气顿时氤氲得周遭朦胧胧一片。甩了甩头,他从里面走出来,经过了笼罩在皎白月光下的中庭时,发现那儿正坐着一个人。视线从湿漉纠结成一绺绺的额发间隙中穿过,他锁定了随性靠在竹椅上的青年的身份——不意外的,是那名施姓艺人。对方显然也注意到了赤司,他收拢翘起的二郎腿,合上摊在腿上的书本,笑吟吟的神情仿佛在向赤司致意。“施先生好兴致,但,月下品读还是注意点好,别让这月光闪煞了眼。”对于在昏暗的环境里看书写字这种会损害视力的行为,赤司十分之不赞成,站在油灯投掷出的豆黄光线下,他出言提醒道:“怎么不回房看?”艺人连声拒绝他的好意:“不碍事,不碍事。”转瞬一会,又无奈一笑:“房里那几人打呼的打呼,吃宵夜的吃宵夜,是断不可能有安静看书的机会的。”“那不如,留到明早再看吧。”“这怎么好意思,赤司先生肯慷慨借我这本书已是极大的信任,我又怎能腆着脸儿,不识抬举地一再拖延归还的期限?”“一本书,最大的价值便是为他人所品读,施先生如此喜欢这本书,不妨再在身边多留几日,我这边倒无关紧要。”如赤司所说所想,一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它的内容,而非售价,而一本书的价格又能贵到哪里去呢?只要他想,打一声招呼,自然有专人恭谨地将一大摞书放在办公桌上。之所以是借,不是赠,是因为他潜意识里,想通过这一借一还的互动过程中,能多从男艺人的嘴里知道些关于圣树子的信息。“那就恭敬不如从命——多谢多谢了。”艺人口里答着谢,指尖流连过膝上书本的硬壳封面,最后停顿在那几个凸起的烫金大字上面。“德国批判作家亨利希·曼的,笔触凌厉,言语激越,确实不失为一部佳作,但不知为什么名气逊色于他弟弟许多。噢……赤司先生的范围那么广,应该也知道他的弟弟,托马斯·曼吧?”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,诺奖获得者。从小学起就养成了习惯的赤司自然是耳熟能详的。“当时在东京上学时,除了必修的课程以外,我整日就没个正经样地泡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