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99 (第2/3页)
能叫明教、日月神……不对!这俩也不能叫!这个明可是大明朝的明,他在明朝写出个以“明”为号的邪教,这不是逼着成化天子搞文字狱吗?他抿了抿嘴,一挥手道:“也不用编什么教了,就倭寇吧!”倭寇在成化年间就已经开始骚扰海疆,过几十年的嘉靖朝就年年登岸杀人掳掠,更别说五百年后的民国了。他们能干出这种事很合理,现在没干以后也会干的,落在他们身上一点都不冤。第175章新戏的人设倒容易画,但立起人设后,崔燮才发现,他又给自己挖了个坑。这些人设和现在市面上戏曲里的人设并不重合,要想让观众认同他的人物,就得给这些千户们写出更丰富的戏份展示性格。那不就又和他轻轻松松靠打戏注水的锦衣卫大杂剧初衷背道而驰了。崔燮头疼地看着越画越厚的效果图,感觉自己的杂剧得开成连载了。北曲一出四幕,每幕只一套十支曲子,根本演不出多少内容。要么就像宋元以来的一样开系列杂剧,每人都在一出戏里担回主,最后再合演;要么就学南戏,一出戏拉成十几二十几幕的,演员次第上场,故事线慢慢展开——可两样都有很大缺陷。若作系列杂剧,市面上已有太多以各千户为灵魂男主的杂剧,他的系列剧投进去就被大水淹没,显不出什么了。而作南戏的难点在于找不着人——如今北曲对南戏的优势是碾压性的,写南戏的人本就少,他们身在北京,更寻不着这样的的作者了。看来只能把故事画得更详实准确,叫人拿到南方,看看能不能找到的才子替他写成,再教戏班按图搬演了。嘶——说起来,现在唐伯虎多大了?崔燮的明史学得实在不好,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江南四大才子是什么时候生的,索性把他们扔在脑后,照着大纲一幕幕画演员的走位和姿势。崔燮看他画得这么细致,感叹道:“也不至于如此。上回给李大人的那份就已经做得够周到了,这一回的图画,简直跟那些栏图半栏字的画本一样细了。”那些印水浒的,是将每页上半印图,下半印字,中间单印一行高度概括原文、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