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34 (第3/3页)
入的资金也最多,应州虽然给了他们最高礼遇,但是为了本市的发展也不可能无休止的等下去。“很抱歉,凌未。”唐家远在电话中的声音很温和,摒弃了凌市长的称呼,与凌未的距离更拉近了一步。“我不能亲自过去了。”唐家远微露遗憾。刚刚闹出了花边新闻,让他觉得在凌未面前很没脸。虽然这件事凌未有可能不知道,但是以应州目前对港城的关注度来说,这种想法太侥幸了。“没关系,您工作忙,我很理解。”凌未善解人意道。“是,我要到欧洲去开个行业联会,是半年前就确定好的行程。”其实是想让新闻沉淀下去,等凌未忘了这件事再重新出现。“那应州港的事……”凌未迟疑道,他对唐家远的行程不感兴趣,他关心的是唐氏投资应州港的事能不能落实。“你放心吧,这次我派麦经理和曾经理过去,我已经授权给他们,按照上次商定的条款,草签一个合作协议。”唐家远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正式的合作协议需要集团的法务部拟定之后再行签约,你的意见呢?”这话将姿态摆得极低,也代表着唐家远的态度。不过凌未根本没过耳,他只听到了草签合作协议的话,唐氏的态度确定事情就成功了一半,他的意见?只要真金白银的砸下来,能共同开发应州港,他绝对不会有意见的。“等正式签协议的时候我再过去,好吗?”“好,我在应州恭候唐总大驾。”那边深情款款,这边喜笑颜开,唐家远为不能马上飞赴应州见凌未而暗自惆怅,凌未则为应州港的未来而兴奋不已。至于唐家远话里的暗示……凌市长撇了撇嘴,他刚刚有说什么吗?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锯战,应州港和港城唐氏集团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,在一众官员及媒体的见证下,唐氏集团代表和应州港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备忘录,双方将就应州港的码头建设及航运网络进行深层次的开发,其中应州港公司占股百分之五十一,唐氏集团占股百分之三十二,剩余的百分之十七由港城的振兴集团和一些社会散股构成。由此,应州港的发展正式步上了中港合资的快车道,有了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