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(历史同人)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201节 (第2/4页)
/br> 因为战乱刚爆发,加上在地府的时候刘彻没少听郭子仪说起当年安史之乱,处理的还算游刃有余。地府生活无聊,不仅他们这些帝王爱攀比争夺地盘,那些名将也是来来回回打。 正所谓一回生一回熟,打了那么多回,简直就跟亲兄弟一样。 刘彻对郭子仪也是颇为赏识,常常感慨差不多的年纪,李广怎么和郭子仪差这么多呢。李广六十六岁自杀;郭子仪五十八岁临危受命,任朔方军节度使率军勤王,收复河北、河东。 安史之乱后,击退吐蕃、两复长安;说服回纥,再败吐蕃;威服叛将,平定河东。 被几代唐皇帝贬贬升升,三次废除兵权,却毫无怨言,依旧为李唐皇室卖命,七十岁高龄还领兵出战,八十五岁寿终正寝。 当然刘彻最羡慕的还是郭子仪活到了八十五岁,他七十岁驾崩,人家七十岁还在打仗。 功绩如此了得,重用他肯定没错。】 公元前120年,汉武帝时期 现实中的刘彻瞪大眼睛:“七十岁还在打仗?!”这给他多好。 一个将军身体条件最好的年纪是在一十到四十之间,长寿些的能到五十,六十以上少之又少。通常五十后就一身旧伤病痛,别说领兵打仗了,多活几年都困难。 这个郭子仪居然活到了八十五,而且五十八岁才被重用。 暴殄天物啊! 这要是从十七岁,哦不,一十岁开始启用,能打五十年的仗呢。 而且还忠心耿耿。 难道唐朝那时候已经没有仗可以打了吗?为什么要让这样的大将蹉跎至五十八岁?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心情一下子低落了下来,眼角有些湿润。 郭子仪军功赫赫的背后是大唐安史之乱、国都六陷,天子九逃。 两复长安,一退吐蕃…… 纵使已经知道大唐继安史之乱后发生的事,但听到这些,李世民还是觉得心痛,大唐何曾怕过吐蕃、回纥?没想到将来会被他们压着打,被逼得国都失陷,天子出逃。 这样的苟延残喘又有什么意思呢? 李世民拳头砸在扶手上,“李隆基,你该死啊。” 大臣们连忙劝道:“陛下,事情尚未发生,一切皆有转机。” “朕知道,但是每次听到安史之乱,朕就恨不得锤死李隆基这个狗东西。李唐基业就断送在他的手里。”更可悲的是后面再无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力挽狂澜。 【这边刘彻在有条不絮调兵平定战乱,那边秦始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