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射姬_【江山射姬】第二十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【江山射姬】第二十章 (第4/10页)

/br>
    陈肇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拟定建设白莲科学社会研究院了。

    建立科学研究设施,发展科技是很好理解的,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科技的增长与进步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生死存亡,但是这个研究院的名字并非是科学院,而是将科学跟社会学并排放在了一起,陈肇身为一名历史学家,他非常清楚发展社会学的重要性不亚于发展科学。

    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小的例子出发,管中窥豹,理解社会学对于整个白莲体系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如今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「国家」、「社会」

    这两种概念,在这个年代并没有广泛的被人类领悟,欧洲人面对一个异邦人的时候,最注重的并非他是「哪个国家的人」,他们最注重的是对方是「信仰什么宗教」,你我若都是信仰天主教的,那就可以看做是自己人,这种意识形态放到当今社会是不可被理解的,比如一个佛教徒,看到一个印度佛教徒也不会觉得对方是自己人,也不能够在基本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形成共识。

    在此时欧洲的封建体制下,邦国林立,德意志帝国中存在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邦国,这些邦国只对帝王存在有限义务,也只存在有限权力,这绝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。

    国家这个概念在欧洲是如何诞生的?教科书上告诉我们,是因为民族主义的兴起,从而形成了国家的初步形态,然而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。

    真正导致国家慢慢形成的本质诱因是:资本出现了,资本要求广泛的动员、集中生产力,从而产生规模集群效应,形成更高效的资本积累,然而邦国林立的封建制的生产力群体太过分散,土地资源同样分散,也就导致了资本的生产力要素极度分散,在资本的需求与推动之下,一系列研究民族主义、天赋人权的学者被赞助,创立了整个服务于有利于资本增殖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,为革命赋予了正义性,才有了席卷欧洲的近代革命,欧洲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。

    这是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概念,现代的一个工厂,要招人必然是从全国各地征召劳动力,因为各个地区的资源价值不同,资本必然选择最便宜的劳动力进行征召,然而如果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家,跨邦国征召必然产生更高成本,这不符合资本发展的逻辑。

    马克思主义学说之中早就指明了这一点——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。

    放眼这个时代的华夏,同样的道理,这个年代的华夏人几乎不存在国家主义的概念,也不存在广泛的社会概念,因为在自然小农经济这个生产关系体系中,不需要「现代国家」

    这个上层建筑,一个明代的普通老百姓,他们的集体概念还停留在宗族和村落的范围内,在这个时候,社会这个词是分开用的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