窃情_风、雪、山 (四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风、雪、山 (四) (第3/5页)

/br>
    于锦铭赶忙去叫守城的卫兵,可他们大多营养不良,夜里视线很差,纷纷说看不见。于锦铭不信,要来望远镜,冒着冬雨,登上城楼的最高处。

    他望见在大雨和大地的交界处,远远地飞出一面残破的血红色旗帜,紧跟着,奔腾的马蹄声传来,只见旗帜下方,跑出一匹通体雪白的马儿,马上有一位急先锋,背后是踩着草鞋,拿着长枪、大刀的士兵们。他们越来越近,穿过绵密的雨幕,来到城下。

    又听马背上传来一声怒吼,他咆哮:“俺常山赵子龙来也!”

    是国军第43军,即四川军。

    这支部队原驻贵州,靠一双腿徒步到长沙,才终于坐上火车,前往上海。一下车,他们便奔赴大场镇,与日军苦战七昼夜后,万人的部队仅剩五百余人。

    保安大队慌忙打开城门,迎他们进来,然而问及部队人数,不过一百余人。刚萌发的希望顷刻间破灭,这三四百人,便要死守这松江县?领兵的旅长却讲:“赵子龙单骑救主,何况我们还有一些兵。”

    不多时,统领这支四川军的郭军长赶到,带来尚能作战的百余人。

    于锦铭将自己的军人手牒交给他们,讲明情况后,终于见到随行的军医。

    此刻,敷在伤口的黄泥完全湿透,渗了进去,黏进皮肉里。军医只好为他重新清创,然后取干净嵌在皮肉内的碎弹片,简单包扎完伤口,用碎报纸包了四五粒止疼药、两三粒消炎药,其余全看他的自愈能力,以及老天爷的造化。

    于锦铭的军衔是少校,因而来了一位同级别的连长与他沟通。

    那名连长带来一份从日军手中收缴来的地图,告诉于锦铭,眼下大部队正朝苏州、常熟、嘉善、无锡转移,上海北站被敌军占领,几十万大军挤在撤退的路上,没有车马可以供他使用。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随陆军大部队撤到苏州站,来得及,可以坐火车去南京,来不及,就与驻守在吴福线?的陆军汇合,坐他们的卡车。

    于锦铭点点头,收好地图,表示明日一早就出发。

    他一口气还没松下,当夜,分明下着小雨,竟也来了空袭。

    看不清有多少架战斗机在头顶盘旋,只知道闪光弹接连不断地落下,一团又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